居民胸闷失眠没食欲 洪山区和平街康复驿站提供“心理按摩”

长江网讯(通讯员李树波)时常感觉胸闷,甚至需要吸氧,老伴因病去世后,家住洪山区和平街66岁的张婆婆,陷入悲痛中难以自拔。近日,在和平街康复驿站心理医生的疏导下,张婆婆的症状有明显好转。

在心理医生面前,张婆婆再也控制不住伤心的泪水,不断倾诉内心的不安,听到张婆婆对去世老伴的深刻怀念之情,心理医生眼睛也湿润了。心理医生一边倾听,一边引导张婆婆合理表达哀思,建议她每天将对逝者的思念通过写信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方式让她心理有了寄托。

和平街康复驿站心理医生聆听张婆婆倾诉

街道的陈婆婆今年73岁,疫情期间她一家五口全部确诊,入住康复驿站以来,时刻牵挂着家人,食欲不振,每天睡眠只有两至三小时。

面对心理医生,陈婆婆心情激动,她向心理医生讲述自己儿子得病就医的经过,将一直以来压抑在内心的痛苦情绪宣泄出来。心理医生耐心倾听,鼓励她增强信心,乐观的面对生活,并尝试转移注意力,多做健身运动。在大家的陪同下,陈婆婆微笑着同医护人员一起做起了健身操。

据了解,和平街自成立康复驿站以来,各隔离点医务人员紧密配合、坚守岗位,为保障隔离点群众身心健康,开展专业心理疏导,专门组建了心理援助团队,对有需要的居民进行“心理按摩”。

河南援鄂医护人员到位

梨园医院杨春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贺伟,在正月初一就带领护士长黄早早等医务人员,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不久前,和平街诺万森酒店设置的隔离点转变为康复驿站,李贺伟带领其团队工作人员轮班值守。

3月18日至今,为了关爱康复驿站的隔离人员,加强心理疏导,释放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李贺伟通过多方渠道联系到了河南省第十五批援鄂心里咨询援助医疗团队的医生,先后3次针对康复驿站的100名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康复驿站按照康复人员心理状况,将其分为4个观察等级,分类管理。

热情服务康复人员

此后,李贺伟同心理医生一起深入各康复人员房间,记录康复人员睡眠情况、个人情绪情况、饮食情况、基础疾病情况等,制定了《诺万森康复驿站心理疏导分类管理方案》进行分类管理。

上门耐心疏导

了解康复人员身心状况

“康复人员不仅需要身体健康,更需要心理健康,只要能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我们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李贺伟表示,通过对康复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跟踪记录,加强关怀,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更好地促进了所在区域疫情防控工作。

心理医生团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