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锦旗背后是八颗赤子之心的同频共振

——武汉市委党校外培研究生处支部下沉党员抗疫风采录

长江云武汉   (通讯员 苏保卫)“李书记,请把门打开,我们来送锦旗了”,像武汉解封那天“剧透”的一样,4月14日下午,张老师和郭婆婆、王师傅一起,代表赵家条20号小区全体居民,给武汉市委党校外培研究生处支部下沉党员,送来了饱含深情的一面锦旗。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值守一方,情暖四邻”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时,在场同志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70多天的日夜值守,赢得了小区居民的高度赞誉,这是下沉之初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从教书育人的校园,一下子来到抗击疫情、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对于如何做好眼前工作,他们还是有点茫然无措的。

“千难、万难,走好群众路线就不难,只要用情用心用力,没有什么工作做不进群众心坎里”。武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超同志及时给大家送来了金钥匙,正是凭着这把金钥匙,外培研究生处支部的8名党员舍小家,顾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雨雪不良天气等影响,共同谱写了一曲“干群携手、共克时艰”的抗疫之歌。

支部书记李广喜同志始终坚持以上率下,冲锋在前,值勤次数最多、承担任务最重,每天跨越武汉市3个行政区,早晨7点出门,晚上9点到家,白天值守社区、对内对外联系、对上对下沟通,晚上回家还要照顾80多岁的岳父母,既尽忠又尽孝,还抽空帮助大家到学校领取防护用品、预防药品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支部全体同志,始终保持高昂斗志和忘我的战斗状态。

该支部年岁最长、职务最高的党员姚荣明同志虽然没有被安排下沉和就近到社区报到,但该同志自告奋勇,坚持每天到社区报到,和同志们一起,以长江委社区赵家条20号小区为战位,尽职尽责,守住守好小区门,为疫情防控贡献应有力量,为党员干部作出表率。

党员徐天华同志,第一批下沉社区,后因距离太远,缺乏交通工具,不得已选择了就近报到,每天起早贪黑协助物业公司做好小区封闭工作,并热心为居民送菜等,深受小区群众好评。他还坚持每天通过支部工作群和同事们交流抗疫心得,给战友们加油鼓劲。

支委刘荣生同志,每天坚持天不亮就从盘龙城出发,一直坚持第一个到达社区,上岗履行职责。下沉不到一周,该同志的私家车出现故障、找不到地方维修,于是,他就冒着疫情,租住到离下沉社区较近的东西湖将军花园。每天骑自行车往返社区和住所之间,路途单程都要花1小时左右,一天在小区值守12小时,加上往返时间,每天在外时间都差不多15小时。尽管如此,该同志从未叫苦叫累,从来没有任何怨言,有任务都是抢着干、冲在前。

党员苏保卫同志退伍不褪色,快速融入新的战斗集体,与大家一同想办法、提建议,共同做好小区封控工作,得到社区和支部同志一致赞誉。面对疫情,他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劲头,以打油诗形式记录支部党员下沉社区的点点滴滴,让大家在辛苦的奋战之余,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党员李炜同志的舅舅,2月初已经病重,高度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因当时条件所限,无法及时检测,也无法收治入院,全家心急如焚,后来确诊以后才收入火神山医院治疗。舅舅生死未卜、妈妈寝食难安,李炜的抗疫工作却从未受到影响,她始终微笑面对群众,化解他们的焦虑、反映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买药购物。

党员杨方同志的爱人张传友,是同单位另外一个支部的书记,一直战斗在防控一线。爱人已经冲上前线,支部本打算安排她在家照顾孩子,但她断然拒绝,坚决要求下沉社区、服务群众,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夫妻隔空并肩,书写了一段“夫妻齐上阵,合力战疫情”的佳话。

党员温泉同志因封城不能回汉,但一刻也没有忘记为疫情防控做贡献,在老家就近就便开展工作,通过支部工作群远程做好下沉服务保障工作。

正是八颗赤子之心的同频共振,解群众之忧、暖群众之心、聚群众之力,在庚子之春,始终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