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3月5日讯(记者汪甦 通讯员潘会平)“常用的家庭消毒方式有哪些?可选择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含醇的消毒剂(如75%的酒精),但含氯消毒剂有一定腐蚀性,达到消毒时间后,需要用清水擦拭。”这是一份38页《新冠肺炎健康教育》PPT中的内容,制作者是51岁深圳盐田医院院感科主任杨小红。
2月23日全市启动专项招募“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志愿者以来,因疫情“滞留”在汉的她主动找到现居的青山区红卫路街聚友社区,报名加入志愿队伍,利用专业知识给社区工作人员做疫情防护知识培训,普及个人卫生防护、环境卫生消毒方法。
杨小红为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卫生培训
深圳医生“滞留”在汉,报名成为志愿者
3月3日一早,在青山吾行里小区,杨小红做好防护准备,戴上口罩,穿上“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红马甲,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分发消杀桶,按计量调配消毒液。
“社区里现有的消毒剂种类很多,有粉剂和水剂,浓度也不同,有1比100、1比200,还有1比600。我们也不知道怎么配比,多亏了杨医生每天早晨指导消杀人员正确配用药品,还提示消杀全过程注意事项,防止药品伤及自身。”社区志愿者李涛感叹杨小红的加入,真是“及时雨”,她会细心提醒督促社区工作人员日常细节,为新来的下沉干部和志愿者普及防护知识。
原来,杨小红春节回汉探望患癌父亲,因疫情暴发“滞留”。她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联系附近的武汉市九医院,申请加入一线医护行列。但不巧的是,她在返汉途中感冒,引起严重的鼻窦炎和中耳炎,医院谢绝了她的申请。
杨小红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那段时间她每天一边远程办公、一边了解武汉疫情管控工作推进情况,随时准备投身作战。
杨小红帮志愿者做好个人防护
杨小红指导社区消杀工作
连夜制作PPT普及卫生消毒知识
加入社区志愿者后,在给居民送菜之余,杨小红发挥职业所长,帮助社区加强疫情防护工作。
“刚到社区,看到社区里每天人来人往,工作区域、污染区域没有严格划分,工作人员又要安排感染病人入院、开展入户排查、社区管控、为居民送菜送药的工作,我很担心他们的自我防护。”杨小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找到社区书记,提出将社区工作区域严格分为隔离区、污染区、办公区的建议,重新布置洗手台。
接着,她连夜上网找资料,制作了《新冠肺炎健康教育》PPT,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划重点,以最快的速度让社区工作人员了解相关知识。
除了制作PPT,她还现场指导配制消毒液,“像老旧社区,楼道都是开放式的,所以在扶手处的消杀是重点,一般我会配制喷洒浓度为每升1000毫克的消毒液;但在密闭空间,如封闭的电梯间内,我则建议喷洒浓度为每升500毫克,对人体刺激小。”
杨小红拿桶准备配制消毒液
楼道内的扶手是小区消杀的重点
武汉穿脱防护服经验,写进深圳医院工作流程
从医30多年,杨小红一直负责护理科、院感科的工作。
“这次,虽然我不能到一线去,但我有同学在雷神山医院、金银潭医院。我很敬佩他们,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扛起治病救人的责任和担当。”杨小红在后方也没闲着,通过和同学们的沟通交流,将疫情中的防护细节写进了深圳盐田医院的院感工作流程制度中。
“特别是隔离防护用品使用的环节值得借鉴。”她向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介绍,其实穿脱防护服的过程最危险,因为进入感染区或者接触患者之后,防护服外层会沾染病毒,如果一个人独自穿脱,双手会不经意触碰到,增加危险性,“因此,穿脱防护服时要求有穿衣镜,以及配备一对一的监督员,如果触摸到外层必须提醒马上消毒。这为我们医院日后操作提供经验。”
杨小红为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卫生培训 通讯员李涛 摄
【编辑:刘晓星 范雅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