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近4个月的夏天渐入尾声,今夏武汉出现了25个高温日,创下近50年来第二多的高温天纪录,而近十年武汉夏季长度已增至152天,夏天占了一年的四成时间。身处高楼丛林中的都市人,何时能够享受穿堂而过的自然风?
记者近日从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获悉,一项将穿堂风引入市民家中的计划正在制定中,明年我市将正式启用“武汉风道规划”计算机模拟系统,从设计层面帮人流密集的建筑 “引风”。
房子怎么建先看是否挡了风
去年,市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市规划研究院、法国Aria、市气象台等机构组成课题组,开展《武汉市城市风环境研究》的研究工作。
之所以开展城市风道的研究,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将郊外的风引入中心城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另一个是利用城市风道将雾霾吹走,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据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国际交流与合作所工作人员透露,他们已从法国引进了一款名为“ariacity”的风环境测试软件,今后在给城市做规划时,这个系统可以模拟出规划中的建筑物、道路、社区周边的风环境。
这就相当于建了一个武汉风环境的模拟系统,在系统输入武汉各个区域在不同季节的风向、风力等参数,就能模拟气流的状态,像是一个电子版的风盒子。当建筑物的设计方案放到这个模型内时,可以测试出该栋建筑通风度如何,对周围的风环境能造成什么影响,如果阻塞了风道,在楼高、楼的朝向等方面做改进可以实现最优通风效果等。
“我们以前在做楼宇规划时,考虑更多的是楼间距、光照等,它们的可操作性比较强。至于通风度则没法进行量化测试,这个系统就可填补空白。”市规划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正在建立武汉市的风环境参数,预计明年可以投入使用。
该系统将用于给比较重要的公共性建筑、人流密集地区的代表性建筑的设计方案进行通风系统的优化,让这一规划中的建筑物也给周围已建成建筑,引入舒适的自然风。
为城市引风缓解热岛效应
不仅是武汉今夏持续高热,世界气象组织今年7月发布公报称,1月至6月全球平均气温创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2016年正在成为史上最热年。
对于全球各大城市而言,城市的扩张、人口和建筑密度的上升、绿地的减少、建筑物玻璃幕墙的大量使用……所叠加起的城市热岛效应,更是各大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
从近15年内武汉市20余幅热红外波段遥感影像表明,武汉市热岛区域在扩大,以老城区为中心,逐步向外围新城区扩散,从两江交汇处,扩散到一环、二环至三环之间地区。其中主城区热岛主要分布于旧城区、古田、汉西以及青山大型企业等地区,在汉正街商圈、武汉长江大桥两端可以清楚地看到红色斑块。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湖、东湖周边、光谷等区域从稀疏的黄色斑点,到点连成片,颜色越来越深,热岛强度越来越大。
数据分析表明,热岛的形成也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主城区范围内70%以上的工业、仓储用地均属于热岛明显地区,50%以上的交通设施、商业、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居住区都属于热岛效应明显地区,公园绿地一般较凉爽,热岛强度指数低。
给城市送风,建设城市通风廊道,成为打破“铁桶”、缓解热岛效应的重要途径。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在尝试“招风”。德国施图加特、日本东京、法国巴黎是全球最早进行风道研究的城市之一,特别是巴黎已设立了全市街道尺度的风环境及空气质量模型及监测系统。
我国的香港地区,在2003年开始制定城市风环境评估标准;2006年,深圳制定了《深圳城市自然通风评估技术导则与管理办法》;上海市也在规划建设浦东新区时,特意留出了“风走廊”即世纪大道……
国内外各大城市成熟的风道规划,已成为武汉建立“风环境的模拟系统”的参考借鉴范例。
大江大湖是武汉独特的“呼吸系统”
从气候上看,武汉的“火气”是“天生”的:它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盛夏非常闷热。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余庄是国内较早提出城市风道的学者。早在2005年,武汉市打算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时,他就接到参与修编的邀请。余庄认为,大江大湖是大武汉对抗闷热夏季的得天独厚的武器,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天然风道。
首先是长江。余庄指出,长江江面上的风压全市最低,在空气的水平运动中,气流是由高压流向低压,于是其他地方的风向这里聚集,江面成了一个装满风的大口袋。而武汉市夏季风向以偏南风为主,长江干流由南向北从城市中心而过,风通过这条走廊疏散到全市。
利用数字模型和流体力学软件,余庄和他的团队分析了武汉城市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研究发现,湖泊调节环境的作用至关重要,假设去掉湖泊之后,城市市郊区域的环境迅速恶化,气温至少上升3到4℃,市区内部分地区将上升1到2℃。
余庄认为,周边湖泊和市内湖泊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动的通风系统,周边湖泊像伸进“火炉”的楔子一样,让风吹进来,在长江和内湖湖面聚集并发散,武汉的呼吸系统就此形成。风通过武汉大体的路径为:从西南方梁子湖,到达汤逊湖,随后进入东湖、南湖、沙湖吹向中心城区。因此,他认为应尽量让武汉市内、外的湖泊连接起来形成流水和大面积的湿地。一旦湖水流动起来或是形成湿地,水温会相对较低,在各种风向的影响下会一定程度上改善周边城区的环境状况。
“武汉要缓解热岛效应,就千万不能围湖。”余庄教授说,一旦湖面被围死了,风就没办法流动起来。结合武汉夏季风向以偏南风为主的特点,余庄建议现在要着手控制好梁子湖、汤逊湖周边建筑密度,不要围死,“它们是夏季风进入武汉的重要入口。”
五大风道滨江邻水贯穿武汉
记者发现,无论是风道、水系还是绿楔的设计,着眼区域都高度重合,充分融合了武汉的气候特征和自然禀赋,让武汉风道设计能够多头并举、立体呈现。
在通风廊道方面,我市将建设两级风道,并形成影响市域气温平衡的两级补偿区。一级风道包括长江风道、大东湖风道、汤逊湖风道、沙湖风道、后官湖风道。二级风道是指与主导风向较一致的城市干道、城市公园、开敞空间、街头绿地、连片的低密度区,主城区范围内二级风道共有24条。
在水系设计方面,武汉近年来,连续推出了武昌的大东湖6湖连通;汉阳的6湖连通;汉口的7湖连通;武汉开发区的20湖泊连通工程,通过水系的连接,让风自然流动,通过水体的流动,为周边局部降温。
在城市绿楔建设方面,我市启动府河、武湖、大东湖、汤逊湖、青菱湖、后官湖等6条生态绿楔建设,来保护城市风道的自然生产区和引流区。
为保护城市风道的自然生成区和引流区,此次规划规定对上述区域以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为主,将影响全市域气温平衡的冷空气生成区域设定一级补偿区,其管控要求与现行的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控体系相对接,除准入项目外,不宜进行其他开发。重点提高绿化覆盖率,在植物配置方面,乔灌草种植比例宜为3:3:4。同时,降低林间地表粗糙度,形成平行于主导风向或与风向大约成45°倾斜角的乔木带。
将主城内部规模达到50公顷以上的绿地设定为调节局部气温平衡的二级补偿区,重点控制周边建筑群,宜低密度、较通透,促进密集建设城区中的空气流动。
“建立联系城市内外的生态廊道和城市风道,以深入主城区核心,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提出,高标准构建武汉生态廊道和城市风道的目的,正是为打造生态宜居武汉。
来源:武汉晚报 记者张希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