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需要治疗的矮小症患儿有700万,但每年真正接受治疗的患儿不到3万人。”昨天下午2点,本报打造的全媒体健康视频互动平台“周医见”,联合武汉同济医院儿科共同发起“小个子大作为”公益主题活动,吸引全市近百名家长和孩子参与,“同济未来儿童学校”正式成立。
全国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学组组长、同济医院儿科主任罗小平教授带来精彩的“开学第一课”,面对面开讲家长们最关心的孩子长个问题。开讲不到10分钟,约有12万人通过“周医见”视频直播同步观看。
现场八成儿童
上学坐第一排
昨天,记者在活动现场调查发现,超过八成的学龄儿童在班上都是排队站前几个,上课坐第一排。
离“开课”不到10分钟,7岁半的琛琛和妈妈程女士还在狼吞虎咽地解决午饭。程女士住在东西湖,从家赶到同济光谷院区少说也要3个钟头。担心路上堵车,早上11点不到她和老公就带着女儿出发了。
“我有1.66米,老公有1.72米,都不算矮,但女儿从小到大身高从来就没有达过标。”早就想找专家看看的程女士一脸愁容地告诉记者,琛琛上小学二年级了,只有1.24米,这次新学期站队排位又往前移了两名,从第六站到了第四。她拿着现场发放的年龄身高表,对照发现女儿连“及格线”都没踩到。
青山的王女士和黄女士都带着自己的儿子结伴而来。10岁的虎子和小宝是同班同学,虎子1.35米,小宝1.32米。“我站第二个,他站第四个。”正在玩手机的小宝抬眼告诉记者,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他俩一直坐第一排。
2岁半的果果在板凳上爬上爬下,玩得正开心。“这么小,怎么也带来了?”面对记者的疑问,妈妈笑着解释,她和老公个子都不高,担心儿子将来也长不高,决定先抱过来看看。“万一真有问题,早点来看医生也好想办法。”同行的外公连忙说。
“每年长高不到5厘米”
尽快看医生
“如果孩子上学总是坐第一排,每年蹿个子不足5厘米,最好尽早带去看医生。”活动一开始,罗小平教授这句开场白就“抓”住了现场所有家长的耳朵。担心家长们听不懂,罗小平还特意准备了PPT,通俗的语言加上生动的图片,在场的孩子们都听得目不转睛。
罗小平透露了一组惊人的数字:据估算,湖北省4-15岁的矮小患儿达12万人左右,但接受正规治疗的不到1000人,治疗率不足1%。罗小平告诉家长们,孩子不长个子,千万不要误以为是孩子长得晚或是营养不够,白白错过孩子的最佳成长期。一旦拖到孩子青春期骨骺线闭合,再想长高医生也无能为力了。
“我们么样判断小伢身高是不是‘矮小’呢?”台下不少家长着急地发问。罗小平说,出生第一年是生长发育快速增长期,这一年平均增长25厘米,2-3岁增长10厘米,3岁以后进入匀速增长,到青春期每年增长5-7厘米。女孩到了11岁,男孩到12-13岁进入青春期会迎来第二个快速生长期,女孩增长25厘米,男孩增长25-28厘米。
除了看孩子的年龄高,还要看生长速率。他解释说,如果发现孩子在班级站队总是排在前三名,坐座位总在第一排,这就是年龄高;1年时间蹿个子没有超过5厘米,这就是生长速率,两项都符合就可以判断是否“矮小”,最好尽早带孩子到儿科内分泌门诊进行体格检查、血样检测、骨龄检测、遗传学分析和影像学检查等相关检测,查找孩子的生长潜力及影响其身高的原因,然后针对性治疗。
他建议家长,从孩子出生开始,每3个月给孩子量一次身高,用本子记录下来,画成生长曲线图。“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孩子长个的情况。”
营养过剩
反令孩子早熟“透支”身高
“我们夫妻两个都不高,伢在10岁前长得蛮高,一双大长腿,没想到后来居然就不长了。”百思不得其解的王女士第一个站起来向罗小平发问。
“如果孩子长得太快也不好。”罗小平解释说,人的身高70%取决于遗传因素。如果父母都不高,孩子的生长发育大大超过了遗传身高,很可能是提早发育,等到真正要长个子的时候反倒不长了。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也要及早看医生进行干预治疗。
针对现场家长们关心的生长激素有没有副作用的问题,罗小平也给大家吃了一剂“安慰药”:生长激素虽然是人工合成的,但在临床上使用已经有60多年了,与人脑垂体产生的生长激素的化学结构完全一样。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只有个别孩子会出现血糖升高、甲状腺素分泌过多的情况,停药后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也不会出现家长们担心的肥胖、性早熟和骨骺线提前闭合的情况。“不过,前提是在医生的处方和严格监控下使用。”他强调说。
最让罗小平担心的是,不少家长“恐矮”,用各种手段给孩子“猛补”。他表示,营养过剩会让孩子性早熟,导致孩子性发育期提前,提前“透支”了成年身高,这样的孩子在一定年龄阶段可能比同龄孩子要高,但过早地促进骨骼发育,导致骨骺提早闭合,最终会成为矮个子。研究结果显示,性发育早1年,身高损失在5厘米左右。
如何才能让孩子长得高?现场罗小平给出了建议: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儿童可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多做引体向上、跳绳、跳高、打篮球、打排球等弹跳运动。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孩子尽量在晚上9点前上床,早上7点后起床。此外,父母营造健康、关爱的成长环境,也有助孩子长高。
“同济未来儿童学校”
招募志愿者
昨天,“同济未来儿童学校”正式挂牌,而武网球星叶莲娜·奥斯塔彭科的到来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同济未来儿童学校”将面向全市征集各学校老师和高校学生作为志愿者,定期甄选1名“校长”,统筹志愿者们给孩子们授课,帮助因病无法上学的患儿克服病痛,让孩子们治愈后顺畅地回归学校和社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0级八年制的博士生黄婉秋第一时间报了名,她还联合吴世民等16位同学,成为“学校”首批志愿者。周医见现面向全社会招募爱心志愿者,用户发送“志愿者+姓名+联系方式+身份号”至微信公众号后台,经过审核,将成为学校志愿者团队成员。
“同济未来儿童学校”还将推出“同心课堂”系列科普计划,“周医见”也将持续邀请同济儿科专家团队进行科普讲座,设置专家与孩子们互动,以实现“早发现,早矫正,早治疗”,帮助广大儿童赢得健康好未来。
“周医见”将持续通过“视频+纸媒”全媒体方式发布系列科普课程,向全社会的孩子传播健康科普教育。用户扫描二维码,关注“武汉晚报周医见”,即可定期在线收看。更多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消息。
罗小平教授为孩子们开启“第一讲”。
现场的小朋友们排队准备与医护人员进行互动。
来源:武汉晚报 文/本报记者刘璇 胡方园 通讯员蔡敏 李韵熙 图/柯志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