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乡愁 美丽乡村建成星级后花园 市民下乡 大众创业助力精准扶贫

  22日,武汉商学院大学生来到新洲区陈田村帮扶农民,并对河水取样检测水质 记者任勇 摄

记者周韧 李英波 通讯员王爱民 张群 王志龙

武汉农业检测中心邓艳芹、黄灿、曹艳(从左至右)三名博士,在检验室对抽样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分析 记者刘斌 摄

“从春到秋,这儿都是格桑花和各种鲜花怒放的世界”。21日,市民涂雅丽带着儿子、侄女在黄陂区张家榨村旁的草坡上惬意地嬉戏。每年寒暑假,很多武汉人喜欢来到这儿,过上几天快乐草原生活。

2年前,张家榨村上榜“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这个村就位于美丽的木兰草原,因此也被称作“草原新村”。目前,村里有800余人在景区就业,吃“旅游饭”。

近年来,我市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四大产业,以大众创业助推精准扶贫,引进高层次人才留汉回汉创业,武汉城市后花园发展千姿百态,亮点纷呈。

满载乡愁

美丽乡村建成星级后花园

市民下乡

大众创业助推精准扶贫成时代潮流

资智兴农

高层次人才引领都市农业新发展

8月的黄陂区长轩岭街官田村,清凉静谧。这儿是木兰天池的门户村,沿着古朴悠长的龙池堰明清街道行走,两边阁楼木廊筑列有序。走进一路绿阴,穿过小桥流水,能嗅到木兰农家宴的诱人香气。

几公里外的陈家河湾,民居错落有致,山间涓涓细流,村头小桥流水人家,湾中竹林密布。不远处是朱家湾村,再过两个月,村里120多岁的桂花老树就要开花了。

75岁的村民朱绍富说,他从小在桂花树下长大,掏鸟窝、捉萤火虫、树下乘凉听爷爷讲故事的童年记忆,仍萦绕心头。每到花开时节,无数游客络绎前来,摄影爱好者、绘画爱好者也喜欢来这里拍摄、创作。

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2005年开始,我市农村建设先后经历农村家园建设行动、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三个阶段。我市提出,按照4A级景区建设标准,制定具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提升美丽乡村的产业融合、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目前,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四大产业:现代农业、养老产业、创意产业、市民农庄,已初具规模。2017年陆续建成10多处特色镇、特色村。蔡甸索河、江夏五里界、黄陂李集、新洲仓埠、东西湖区的石榴红村……一幅幅武汉后花园中的名作,千姿百态,迎面而来。

家乡的路变宽了,房子变靓了,武汉鼓励“市民下乡”政策的出台,引导着一批有抱负的本乡能人回乡创业,用社会资本带动乡村旅游业和文化发展,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黄陂区杜堂村曾是个经济落后的小山村,2014年,从村里走出去的农民葛天才返乡创业,成立木兰花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今年3月下旬,木兰花乡景区开园,首日游客超过3万人。

一双布鞋、一身便装,行走在青山绿水中。武汉美丽乡村建设,敲开城市人梦回乡村的心扉。2017年上半年,我市乡村休闲游接待游客19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50%。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武钢退休职工谌鄂湘与他的5位退休好友,结伴成为新洲区道观河汉子山村首批下乡养老的市民。

汉子山村是一个贫困村,生态环境优越,盛产油茶、茶叶等作物,但因地处偏远,以前鲜有人来。而现在,汉子山村上百户闲置农房中,已有37户签订租赁协议,常住该村的武汉市民已有20多户,有效带动当地油茶、茶叶等特色农产品销售增收。

8月1日,汉子山村“市民下乡”养老山居党支部挂牌,这也是全市首个“市民下乡”党支部。

“把市民下乡作为加快推进脱贫工作的一项新抓手”,今年4月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市民下乡”新政让贫困村热闹起来,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支持“市民下乡”到271个贫困村的政策措施,培训了村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作为政策宣讲员,通过促进“市民下乡”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

长轩岭街仙河店村位于黄陂区木兰山北麓,全村共9个自然湾,439户,1600人,是全市重点贫困村之一。在对口帮扶的市财政局推动下,仙河店村引进武汉市石桥集团,实施“美丽乡村+产业”帮扶计划。该村沿河3个自然湾将被打造成美丽村湾,全湾80余户空闲农房户主达成意向协议,以分享农庄的形式,发展特色乡村休闲民宿。

“游客多了,企业来了,村民笑了。”村民们感谢市委市政府“市民下乡”好政策带来的好收益。

据统计,截至8月15日,武汉“市民下乡”共发布空闲农房信息4015条,签订租赁协议1650户,年租金2365万元,吸引社会投资13580万元。

4月份起,我市相继出台了“市民下乡黄金20条”“钻石十条”等政策,并且完善了“市民下乡”十大助脱贫攻坚新政,将租用贫困村空闲农房奖补金额提高到20万元。

武汉促进“市民下乡”的“黄金20条”受到央视关注报道,各媒体相关新闻报道400余万条,“市民下乡”武汉模式,在全国引发热烈反响。

2015年,在新加坡学习企业管理的武汉伢喻明慧,决定回到家乡做一名“新农人”。她创办御花堂生物公司,研究酵素改良土壤基质。经过两年时间,喻明慧公司研制的“易米环保酵素”,价格便宜,效果好,长期使用能改良土壤基质,成为传统化肥的替代品,在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的扶持下,进军高端农业市场前景广阔。

海归、博士、科研人才、职业经理人……武汉资智兴农政策,鼓舞高层次人才积极留汉回汉,勇做都市农业大发展时代的弄潮儿。

据统计,目前仅武汉市农委、农科院以及市郊农业系统,已有近百名博士人才。武汉农委推出的“引博工程”,两年时间吸纳了19名农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博士邓艳芹、武汉大学博士黄灿、浙江大学博士曹艳,三位80后女博士姐妹花,留汉从事全市农业检测工作,成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卫士”。三人开展“农田土壤及作物重金属关联检测”等课题研究,对“作物种植科学化”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经济学博士朱俊刚,原是武汉中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2015年底,他难舍故土情怀,回到家乡黄陂区李家集街朱铺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走上现代农业致富路。

今年2月,武汉朱铺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全村种植红秋葵约500亩,形成了一条以红秋葵深加工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去年12月,全村第一个村经济实体武汉朱铺恒兴实业有限公司成立,流转土地近千亩,投入1400多万元,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田园综合体。年底一期85个小农场建成后,可解决附近约300名村民长期就业增收。

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目前,武汉农业“三产融合”初见其形。建成一批如黄陂武湖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东西湖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武汉新洲桂花产业示范园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8月刚开放的东湖绿道“共享农庄”,全长5公里,首批开放100个2平方米为单位的小农庄,以亲子家庭为单位免费认领,集中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城市田园综合体。

去年9月,武汉市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第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武汉的专家团队携手,计划4年之内实现超级稻每公顷产量17吨。

据市农委初步预计,到2020年,我市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将达到3500亿元,乡村休闲综合收入达到120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到22000个。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党的十九大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党的十九大

践行“四个着力”

武汉城市

后花园

 

刷新乡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